来源:当家网 日期:2022/9/19 16:32:39 浏览次数: 我要收藏
2017年11月13日,街电CEO原源在接受凤凰科技专访时提到,共享充电宝行业在火热半年后,已经产生了马太效应,体验和规模达不到标准便会被市场淘汰。
同时,原源预言:一年后,应该只会存在不超过三家共享充电宝企业。
时隔一年,共享充电宝热钱消退,行业洗牌力度加大,淘汰大量中长尾玩家。而街电经过一年的发展也已成长为国民产品,占据80%的市场份额,市场地位得到持续强化。
共享充电宝洗牌力度加剧,街电口碑突围成行业第一
共享充电宝行业起家时间不长,却迅速迎来丛林法则,各方玩家近身肉搏,不断加剧竞争难度。从洗牌大战中脱颖而出的街电,也曾经历一番苦战,才得以揽获80%的市场份额。
原源接受专访的11月,刚好是共享充电宝行业洗牌的关键时期。
一方面,首批玩家被淘汰出局。2017年10月11日,乐电在其上线7个月后宣布停止运营,回收所有共享设备并承诺退还用户押金,成为共享充电宝首个出局者。
就在乐电宣布出局前,Hi电已经传出变相裁员的消息,此时,距离Hi电完成两轮均超千万的融资还不到5个月。
据有关数据统计,截至2017年11月,共享充电宝行业中,乐电、小宝充电、泡泡充电、创电、河马充电等7家企业先后走到了项目清算阶段。
另一方面,头部玩家开始拉开差距。数据显示,2017年4月到6月这2个月内,共享充电宝行业涌入22家企业,融资金额近12亿元,这一数字是2015年共享单车刚出现时获得融资额的近5倍,单单小电一家企业,在一个月时间里就完成近5亿融资。
而到了2017年11月,共享充电宝头部玩家凸显。《法治周末》与中国搜索联合第三方舆情监测机构发布《十家共享充电宝品牌网络口碑监测排行(2017)》,其中街电得分3476分位居第一,来电和小电分别得到2832分和2152分,共同组成共享充电宝三巨头。
同时,街电也曾一度杀入阿拉丁微信小程序TOP100,成为唯一进入排名前20的共享充电宝企业。
不到半年时间,共享充电宝快速经历起跑、洗牌、分层阶段。街电因口碑表现突出成功突围,后两家企业紧随其后,三家头部企业在越发激烈资本与运营大战中,逐渐走向成熟。
也就是在这一环境下,原源接受采访,预言了2018年的战争结果。
街电市场地位不断强化,80%份额确立市场格局
进入2018年,共享充电宝行业的梯队之战依旧激烈。
此前,原源曾表示街电将持续加强用户体验、持续扩大规模,而街电的发展正如原源所部署。2018年伊始,街电的设备陆续登陆广州白云国际机场、武汉天河机场、桂林机场,广泛覆盖机场、高铁、医院等具有庞大客流的高端公共场景,吸纳具有较高消费能力的高端用户。
3月,小电率先宣布完成数亿元的B+轮融资,随后透露大部分城市收支平衡。来电不甘落后公开表示企业已经连续2月实现盈亏平衡。
与此同时,街电的用户量实现不断攀升,率先突破6000万,较一年前增长60倍,日订单峰值也达到了120万,成为支付宝线下支付订单top 3。在迅速入驻200多个城市的同时,街电也宣布在多个城市持续盈利。
2018年8月7日,街电入驻支付宝小程序一周年,支付宝在其官方微博上宣布:街电在支付宝小程序的累积用户达5000万,成为共享充电宝行业第一,共享经济领域第三名。
根据今年5月阿里巴巴集团披露的财报显示,支付宝在中国国内已经拥有5.52亿用户。结合街电的最新数据来看,这意味着中国每11个支付宝用户当中就有一个街电用户,街电也因此成为紧随支付宝之后的又一“国民应用”。
目前,街电牢牢占据共享充电宝80%的市场份额,一度成为共享充电宝的代名词。这一成绩,可能一年前的原源也很难猜到。
|